环球今亮点!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CEO高岩:氢能要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需优化上下游系统
本届进博会上,蒂森克虏伯与中石化、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大唐集团等进行了签约。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上,老牌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首次以集团形式参展。
这家曾以电梯业务被大众熟知的德国巨头,在本届进博会上展示了其贯穿可再生能源、绿氢、钢铁、化工、水泥、交通整条碳中和价值链的绿色创新技术及应用案例。该公司目前拥有的六大业务板块即对应这些行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展会期间,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CEO高岩博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该公司之所以选择集团层面参展本届进博会,是因为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加大了绿色、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发展力度,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全社会、企业都对“低碳”话题非常重视。
“进博会设立了低碳展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平台。”高岩表示,蒂森克虏伯此次参展,想集中展示贯穿上中下游的绿色发展解决方案。
蒂森克虏伯是一家以钢铁起家的工业巨头,曾有“世界钢铁大王”之称,后进行多元化发展,涵盖钢铁、电梯、汽车、材料和工程等业务。
2020年,蒂森克虏伯完成了对旗下电梯业务的剥离,此后尝试进一步拆分钢铁业务,但该计划因欧盟委员会的反对而宣告中止。今年6月,欧盟再次否决了其与塔塔钢铁拟成立合资企业。
高岩对界面新闻表示,蒂森克虏伯是欧洲第二大钢铁企业,产品更多侧重于高端、特殊品类,比如电工钢、食品钢等。
拆分受阻并不意味蒂森克虏伯对钢铁业务的放任。今年下半年,蒂森克虏伯开始其第一个高炉的直接还原铁改造。该公司计划改造四座高炉,总投资约80亿欧元(约合5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6年完成首台改造,即实现250万吨零碳零排放钢铁。
在本届进博会展台上,蒂森克虏伯首次面向中国观众展示了2045年前实现钢铁生产碳中和的目标和技术路径。
“不同的领域和行业,需要不同的减碳手段互相补充。”高岩指出,要真正做到高质量的碳中和,而不是形式上的碳中和,应优先考虑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最大化地实现碳中和。以钢铁碳排放为例,采用氢冶炼替代传统的焦炭炼铁,可以从根源上做到了最大化减碳。
“氢并不神秘,但氢能发展仍在相对初级的阶段。”高岩表示,这些技术路径是存在的,但从理论上和实验室阶段,推广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中,仍需要做很多工作。只有更好地优化上下游系统,才能推动绿氢发挥成本优势、确保安全性及大规模商业可落地性。
蒂森克虏伯的绿氢业务布局,已贯穿上下游。从下游钢铁、水泥等重排放的绿电需求大户,到中游的制氢和绿色化工、绿氨、甲醇,一直到上游的风电领域。
本届进博会期间,蒂森克虏伯子品牌蒂森克虏伯新纪元,通过3D模型展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20兆瓦碱性水电解制氢撬装模块。该产品每小时氢气产量高达4000标方,占地面积仅为200平方米。
另一子品牌伍德呈现了通过绿氨、甲醇等化工产品作为绿色能源载体,有效解决氢能储运难题的解决方案。
进博会期间,蒂森克虏伯还完成了与多家大型企业的签约。其中包括与中石化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氢能的技术发展、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等领域展开合作;与国家能源集团就风电、氢能、绿色化工及其相关生产、储运、应用、协同展开合作。
“与国家能源集团的签约,是一个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协议,不是单一以某个技术、某个项目进行交易的思路,”高岩表示,希望从更大的框架来推动合作。
此外,蒂森克虏伯还与中国大唐集团、滨化集团等进行了签约。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