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头条!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加快推动慢阻肺病进入国家公卫服务项目
作为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慢阻肺病是“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中的重点防治疾病,防控形势极为严峻。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建议,以慢阻肺病、哮喘等呼吸慢病为核心,以流感及新冠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为对标,建立基层呼吸病专区。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及多位专家也共同呼吁,加快推动慢阻肺病进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仅10%左右慢阻肺病患者被正确诊断
(资料图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迟春花教授指出,慢阻肺病公众知晓率不足10%,不足3%的慢阻肺病患者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病,仅有10%左右的慢阻肺病患者被正确诊断,大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于重度甚至极重度慢阻肺病,疾病危害、诊疗难度、经济负担都大大增加。“提高社会认知,建立更为全面、科学、规范的慢阻肺病防控体系是当务之急。”迟春花教授表示。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表示,慢阻肺病的防治是一个全链条,如果总结成10个字的话,就是“防、筛、诊、治、康,知、行、管、保、控”,即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知晓、行动、管理、保障、防控。“全链条、全周期的慢阻肺病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吴静说道。
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一样,慢阻肺病同样需要进行长期用药、随访管理、康复治疗,基层医疗机构在慢阻肺病的长期管理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迟春花教授表示,国家基层医疗机构已经开始配备肺功能检查设备,很多地区慢阻肺病药物已经进入基层,通过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掌握筛查、诊断、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这样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可助力加强应对慢阻肺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诊早治。
“让患者更早地被发现、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和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等两会代表委员都提交过慢阻肺病防控相关建议提案,积极推动慢阻肺病进入国家基本公卫服务体系。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慢性呼吸疾病行动计划列为重大行动之一,并提出“研究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北京、宁夏、山东、江苏、河南和四川等地相继开展慢阻肺病防控的地方试点。通过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点对点培训,建立三级慢阻肺病防治中心,充分融合互联网+医疗健康,实现“医院-社区-家庭”慢阻肺病闭环管理等多种措施。
“这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案例,也为今后开展相关的决策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支持。”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顺平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呼吁,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公卫服务项目,有助于提高基层慢阻肺病诊疗能力,提高医务人员和全社会的认知,帮助基层医生得到更多的培训和支持,让患者更早地被发现、诊断和治疗,大大降低治疗风险和费用。
(文章来源:新京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