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热点:“中国商用车之都”换道竞速
在位于湖北十堰的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车辆工厂,每3分钟就有一辆东风商用车下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来,东风商用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3月份,东风商用车预计生产汽车1.2万辆,一季度预计产量达2.5万辆。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月份,我国重卡销售实现环比、同比双正增长,其中,东风品牌商用车以13394辆的销量位居行业第二,同比增长42.1%。
优势基础持续巩固,新增长点也在挖潜。位于茅箭区的正和汽车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流水线上,每3分钟就有一台车身下线。作为商用车车身专业化制造企业,该公司生产的车身可配套各类轻、中、重卡车型。
“我们主要从事商用车驾驶室总成设计研发与制造,通过加大对智能化研发及生产设备、配套专业软件等方面的投入,搭建全新集成系统,引领商用车车身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正和汽车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初阳介绍说,目前公司已形成与客户联合开发、共同投入、独家供货、就近配套、产品平台化的核心经营模式,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
十堰作为东风的“老家”,汽车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拥有千亿级制造业存量资产和年产10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是全国汽车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集群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一辆商用车3万多个零部件,从螺丝帽到车架、车身、发动机,再到整车,在东风的引领下,十堰汽车产业链条越拉越长。目前,十堰从事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企业有2000余家,规上企业有441家。截至2022年底,十堰拥有整车资质企业12家,其中新能源整车资质企业8家,专用车资质企业48家。
近日,在首届中国商用车论坛上,湖北十堰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商用车之都”称号。沉甸甸的荣誉背后,也面临着转型考量:我国商用车市场库存高企,销量在低位徘徊,宣告着我国商用车市场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存量竞争”时代正式到来。
面对产业发展“迷茫期”,商用车如何转型?立足当下、瞄准未来,“中国商用车之都”开始向高端化、轻量化、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新兴汽车产业生态。
首先,持续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如今,东风正加快转型升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不断巩固、专用车发展基础逐步稳固、零部件转型发展不断夯实、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
其次,从依靠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转型、从商用车为主到“商乘并举”协同发展转型、从单纯发展汽车产业向汽车相关产业联动发展转型。目前,十堰正着力打造全国汽车产业转型示范区、全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根据规划,到2025年,十堰汽车产量达78万辆,其中,商用车产量达32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8万辆,汽车产值达2300亿元。
十堰市经信局局长金强表示,十堰紧紧围绕湖北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建设机遇,不断延伸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推进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整车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以及其他跨行业的关联企业组成战略联盟,推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型动力电池等优势产业协调发展。
目前,十堰形成了商用车全系列、乘用车多品种、电动车强链条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链条最完整、集群优势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已先后培育了东风小康、万润、易捷特等龙头企业,造就了驰田、大运等一批知名品牌,涌现出一大批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国内工程自卸车行业的头部企业和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驰田汽车耗资15亿元建设的智慧工厂,具备年产6万辆专用自卸车的能力,特别是全球首条专用重卡自动化生产线投产,让企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玉鸿表示,公司2022年出口量超过了2万台,出口的整车价值达到70多亿元,2023年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10%到15%,出口量力争达到2万台至2.3万台。
每2.75分钟,1台驾驶室下线;每3分钟,1台龙擎发动机和变速箱面世;每2分钟,3辆东风卡车驶向全国各地……这就是“中国商用车之都”的十堰速度。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一座经过工业文明、商业文明洗礼的现代化移民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商用车之都。”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表示,十堰因车而强,向绿、向智、向新的决心坚定坚决,十堰将锚定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定位,紧跟商用车产业变革趋势,把准发展方向,顺应“双碳”要求,强化正向研发,加快转型,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商用车基地。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