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信用卡资金用途管控升级
(资料图)
银行业针对信用卡资金流向的管控正持续加码。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包括建设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海口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严控信用卡资金流向。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严控信用卡资金流向,既有助于银行防控金融风险 ,又能更好保护持卡人合法权益。
6月15日,建行发布公告称,近期将对信用卡在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进行管控。具体来看,建行信用卡不得在境内房产税费类商户(商户类别码为9312)、投资理财类商户(商户类别码为6541、6500、6761、9498)进行交易等。
广发银行日前也发布公告称,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房地产领域,如购买房产税等;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如购买股票、基金及其他权益性投资;不得用于购买分红型保险、投资连结险、万能险等非消费型保险;不得用于生产经营领域,如批发经营、烟草类商品配送等;不得用于偿还债务,如偿还信用卡、贷款、借呗、微粒贷等欠款;不得用于购买彩票、赌博等。除此之外,近期,海口农商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发布公告,加强信用卡消费和现金分期资金流向管控。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严控信用卡非消费类交易限制,一方面是为了符合监管要求,严控信贷资金用途,避免信用卡消费类信贷流入股市楼市进行投机炒作,另一方面是为了银行自身风控需要,防止客户信用卡套现后拒绝归还的事情发生。实际上一旦出现信用卡提现,银行贷后追踪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事实上,信用卡资金用途管控升级背后是来自配套政策的引导。2022年7月份,央行等多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持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伪冒欺诈办卡、过度办卡等风险。对单一客户设置本机构发卡数量上限。强化睡眠信用卡动态监测管理,严格控制占比等等。监管部门还针对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限制领域开出多笔罚单。
“部分银行内部信用卡业务考核机制粗放,更偏向于业务量和规模扩大。当然,不排除少数业务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部分银行违规成本相对过低有关。”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目前不少银行陆续出台相关规定,后续重在如何有效执行,需要尽量细化、明确非消领域,调整或优化信用卡套现、透支额度;完善信用卡业务考核机制,避免过度营销和过度授信;在保护消费者隐私情况下,做好信用卡使用可疑监测。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部分银行对非消费领域的范围、具体管控措施等都进行了更明确的限定。从限制范围来看,上述银行均明确在房地产、投资理财、非消费型保险、偿还债务等领域的限制。同时,上述银行对资金用途的管控在交易中、交易后均有体现。从交易中来看,多家银行公告中提到如不符合消费领域,可能导致交易失败;而交易后的管控手段则更多,上述银行大多表示会视情况采用降额、停卡、终止分期等管控措施。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加强信用卡业务管控的背后,是信用卡行业步入转型深水区。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支付体系运行报告透露,截至2022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65.80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00%,信用卡逾期压力较大。昔日跑马圈地式的高速发展一去不复返,市场趋于“饱和”,如何在存量时代降低不良率,找到第二增长曲线,成为银行机构的共性问题。
“的确信用卡已经趋于饱和,不仅是发卡量饱和,也是当前新兴支付方式和手段越来越普及,对信用卡支付造成冲击,比如很多消费者习惯用移动和在线支付方式。要找到新增长曲线,银行支付端口也要向线上和移动端转移,要适应消费者习惯的变化。”盘和林表示。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关键词: